宗教藝術
2021-11-20
宗教藝術在道教活動中的應用。

慶成醮典,一向都是臺灣漢人社會中的信仰大事,也是臺灣民間最盛大的道教祭典活動。
說到慶成醮典的舉行,除了要運用組織動員來慎重籌備,聘請主壇道長組成道士團來執行醮典科儀之外,期間並運用了許多宗教藝術,來凸顯醮典舉行之慎重,襯托出祭典的熱鬧氣氛。
在醮典舉行之前,要透過結壇的方式,將平時的廟宇空間轉化為舉行醮典的祭典空間;舉凡醮壇內壇中所陳置的掛軸神像、紙糊神像與帳帘諸物,外壇的裝置、燈篙的豎立以及各種儀式用品,都是宗教藝術的呈現,也是典型的道教藝術。
這些宗教藝術, 都各自具有其特殊的宗教義理與儀式功能,必須將其置於醮典的儀式脈絡中來加以理解,這也是研究宗教藝術的重要旨趣。

而為何我們特別提到藝術宗教呢?可想而知這跟我們的主題有很大的關聯性。
擺宴、祀宴也就是台灣民間信仰中的祭祀儀式,與神明的誕辰、法會、祀宴、醮典等活動息息相關,祭祀儀式當中祭品為不可缺少之物,祭品除了作為人、神、鬼之間的親疏遠近的表徵外,同時也表達了人們對神佛的虔誠。
以大甲媽祖為例,每年大甲媽祖在農曆三月遶境時,總會有許多人在路邊設置點心站以及紅壇,其中紅壇是為迎接神明及表達心意,而紅壇內擺設之物品都是具有特殊含義與歷史。
特別感謝:攝影師 Eli Wang| 紅魚| Fuphotography觀景窗